近日,藍鯨產經記者在騰訊-京東智能大屏生態合作發布會現場了解到,京東攜手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、騰訊視頻、長虹、TCL、飛利浦、海信、創維、酷開、康佳、KKTV、三星、東芝、暴風等包括行業協會、內容和數據服務商、電視廠商、OTT廠商在內的合作伙伴共同發起成立智能大屏聯盟,共同推進智能大屏生態的完善。
在大會中,京東發布了包括20款定制電視機型。據了解,此次發布的京東-騰訊版定制機型內置有京東購物場景,里面有京東精選的優質商品,用戶只需要通過遙控器的專屬按鍵或AI語音操控,即可得到大屏專享價格,并且支持貨到付款,讓用戶在觀看電視過程中就能實現場景化購物,充分激活用戶的碎片化時間,延長用戶在客廳的逗留時長。此外,未來還會實現用戶在觀看騰訊視頻的各種影視或娛樂時,匹配電視劇或者綜藝節目中的商品二維碼,例如明星同款的服飾等。此時用戶只需要掃描二維碼,即可實現一鍵下單。
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亞斌表示,中國是最大的彩電市場,每年生產彩電超過1.6億臺,國內銷量零售量也突破了5000萬臺左右。近年來中國面板產業投資力度較大,累計投資近萬億元,今年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面板顯示產業的生產基地。從整個產業鏈來講,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彩電生產基地,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一個消費國。
“現在的電視是家庭多媒體的顯示終端也是開放的現實平臺,隨著物聯網大數據、智能的發展,未來智能顯示和大屏顯示會成為家庭物聯網的控制中心,甚至是承載著服務和運營內容新的家庭的入口,而且這個入口不僅是一個終端的入口,還是一個控制中心”。郝亞斌表示,價格戰是走不遠的,我們要提倡創新和為用戶創造價值。
數據顯示,目前智能電視保有量已達1.5億,其中可運營的智能電視近1億臺,覆蓋近3億家庭。《2017年中國電視消費及2018趨勢預測報告》顯示,2017年人工智能電視市場份額提升顯著,同比增幅80%,日均開機時長已超5小時,在線視頻觀看成為用戶最常使用功能之一。傳統電視節目收看時長則逐年下降,智能電視已經成為繼手機之后的又一重要終端。
尼爾森發布的《2018中國家庭大屏產業生態發展白皮書》顯示,足不出戶的購物方式正成為消費者的主流消費方式。京東此次與騰訊攜手,聯合電視制造商發起成立智能大屏聯盟,并打造定制機型,通過用終端+平臺形式,將內容與硬件、購物融為一體,把電商服務蔓延到用戶中去,讓用戶可以在需要購物的場景下隨心所欲地購買,實現了“比你更懂你”、“所想即所見”、“所見即所得”的消費體驗升級。
對此,京東商城家電事業部總裁劉俊表示:“通過推動建立智能大屏生態鏈來幫助電視品牌提升產品競爭力,是京東家電踐行‘與合作伙伴共贏’經營理念的重要舉措。京東期待更多的主流電視廠商都參與到智能大屏聯盟中來,通力合作,通過富有特色的創新產品找到行業的新增長點。” (藍鯨產經 魯佳樂lujiale@lanjinger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