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原標題:人工智能會使一些人失業 但也會創造新的工作(圖))

凱文·凱利
被稱作“硅谷神人”和“科技預言學家”的凱文·凱利(Kevin Kelly,昵稱KK) ,20多年前曾準確預言當今互聯網的現狀,物聯網、云計算等概念均得到驗證。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·喬布斯、《黑客帝國》導演等大咖都深受他的影響。4月 6日,這位“預言帝”抵寧參加蘇寧總部舉辦的“2016KK鐘山創業創想預言聆聽會”,分享他對未來科技的預測。 揚子晚報記者 馬燕
凱文·凱利提出,人工智能的到來是必然的,并且在未來發展會更快。人工智能的最美之處不在于它想的比人類好、快,而在于它想的跟人類不一樣。“我們需要的是不同的思維方式,思維方式的不同是全球經濟的引擎。”他建議數以萬計的創業公司,不妨在任何東西都加入人工智能。使用人工智能的人越多,人工智能就越聰明,人工智能越聰明就越有人用。舉例來說,更多人用百度和谷歌搜索,百度和谷歌就更可以預測大家在想什么,就會變得更加強大和聰明,這就是“網絡效應”。
人機圍棋大戰中“阿爾法狗”(AlphaGo)打敗了李世石,讓人猜測人工智能將導致人類失業。凱文·凱利提出,確實有些工作會消失,比如2025 年可能有50%的卡車司機不開卡車了,但機器人也會給人類創造一些新的工作職位。“機器人所從事的是提高效率的重復性工作,而那些效率要求不是很高的工作,其實更適合人類。也就是說,要求有更高的想象力、更高的創造力的工作應該由人做。”他舉例說,“像畢加索,我們沒法要求他每天畫多少幅畫。”
凱文·凱利認為,虛擬現實(VR)的到來是必然的,而且未來“虛擬現實會成為最社交化的社交媒體”。他還請大家注意“流”、即“按需經濟”的概念。比如優步是打車軟件但它沒有車,Facebook沒有內容但有無數網友放內容……這些“流”使人們認識到訪問權優于所有權,他預言未來會有各行各業的“優步”出現。
凱文·凱利過去20多年的預言幾乎從未“失手”。當主持人問及如何才能像他一樣擁有預測未來的技能時,他說其實即便不是專家,普通人通過培訓也能提升預測未來的能力,關鍵是注意觀察,并擁有不斷質疑、不斷反問的能力,敢于挑戰和質疑所有人都相信的東西。
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則在演講中提出,“創業是一場激情者的游戲”,并認為高科技、智能化產品,大消費、大服務與互聯網結合,傳統產業從+互聯網到互聯網+結合等“三大風口”將誕生未來巨大機遇。